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学前教育学院>>教学动态
疫情防控不出门 室内游戏玩起来
发布时间:2020-03-16 浏览次数:0次
学前教育学院 www.daqinfeng.com
这个寒假是一个特殊的寒假,为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们积极响应号召,放弃了旅游、走亲访友等计划,连日常的外出游玩也放弃,尽量不外出。成年人还好,可以在家学习、办公、娱乐消遣等,但是活泼好动的小朋友们总是憋在室内就难过了。为了帮助家长和小朋友们度过这样一个特殊的寒假,我们向大家推荐一些室内游戏,大家可以参考这些游戏案例根据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变化运用。期望即使待在家中,也能够带给幼儿快乐的生活和多样化的体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室内游戏推荐
(一)大肌肉群游戏
大肌肉群游戏主要指孩子运用身体躯干和四肢大肌肉群的活动。大肌肉群游戏运动量比较大,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以提供丰富的刺激,促进孩子智能的发展;大肌肉群游戏还可以帮助幼儿发泄精力,满足他们在情绪上的需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现代家庭大多居于单元楼房,一些需要场地较大、也易扰民的走跑跳游戏就不太适合,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需要场地小、也能更多运用身体肌肉活动的游戏。
大肌肉群游戏举例:
1. 掷纸飞机(投掷游戏)
适合年龄:3岁以上
目的:练习投掷动作,锻炼上肢的力量,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材料:废旧纸张折叠的纸飞机(可以指导4岁以上幼儿自己折叠)
玩法:投掷纸飞机,可以比赛看谁的纸飞机投的远,或是比赛飞行时间长,或是比赛飞得高。
游戏变化:小年龄的幼儿可以直接使用废纸团成的纸团进行投掷练习,也可以添加游戏情节来增加幼儿游戏的兴趣。
2.小乌龟爬呀爬(爬行游戏)
适合年龄:会爬行的幼儿
目的:练习爬行动作,锻炼四肢及躯干力量,增强四肢的协调性。
材料:无
玩法:幼儿手膝着地,在地面上爬行??梢愿菽炅涫实鄙杓普习?,要求钻过或者翻越。
注意事项:需要平坦较为宽敞的场地,避免在床上进行,防止摔伤。
3.小猴子爬(爬行游戏)
适合年龄:4岁以上
目的:练习手脚着地爬行的动作,锻炼四肢及躯干力量。
材料:无
玩法:幼儿手脚着地,抬起身体,在地面上爬行??梢愿菽炅涫实鄙杓普习?,要求钻过或者翻越。
4.推小车(亲子游戏)
适合年龄:5岁以上
目的:增强幼儿上肢力量。
材料:无
玩法:幼儿双手支撑地面,成人托起幼儿双脚,幼儿身体抬起,双手交替向前行进。
注意事项:需要幼儿具有一定上肢力量,成人托起幼儿双脚不宜太高,可以先在软垫上进行练习。
(二)精细动作游戏
精细动作游戏主要是指运用幼儿手腕、手掌及手指的小肌肉群进行比较精确协调的动作完成的游戏,包括幼儿玩拼插、串珠等桌面玩具,也包括玩橡皮泥、折纸、撕纸、画画等各种手工活动。我们可以使用家庭的家居用品来进行许多精细动作游戏。
精细动作游戏举例:
1.豆子粘贴
适合年龄:4岁以上
目的: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想象力。
材料:纸板、画笔、胶水、各种豆子
玩法:幼儿先将图样画在纸板上(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由家长代替),再根据需要一部分一部分地涂上胶水,将豆子粘贴在纸板上。
游戏变化:可以将豆子替换成任意颗粒状材料,如瓜子、开心果等。
注意事项:可以将纸条依次摆好,让幼儿探究如何撕出更长的纸条。如在纸张的边角处转弯、撕的纸条更细一些等。
3.挑花绳(亲子游戏)
适合年龄:5岁以上
目的:提高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发展想象力。
材料:结实的毛线或棉线40—50厘米,首尾连接成一个线圈。
玩法:运用手指和手掌支撑、挑拨等动作,将线圈编成多种图形。
(三)智力游戏
智力游戏是指主要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一类有规则的游戏。
智力游戏举例:
1.拼图游戏
适合年龄:3岁以上
目的: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材料:废旧图画,可以根据幼儿年龄和水平分成不同块数。3岁可以分成3块到6块,4岁可以分成9块以上。年龄小的幼儿尽量选择幼儿熟悉的、线条简单的图案。
玩法:尝试将分割的图画拼成原来的完整图形。
2.对对碰(扑克游戏)
适合年龄:3岁以上
目的: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材料:选择两种花色从1到5的扑克牌
玩法:(1)洗牌,两个游戏者各拿5张牌,扣在桌面上。(2)游戏者轮流出牌,将自己的牌翻开一张,放到桌面上。(3)后面,每翻开一张牌就与桌面上已翻开的牌进行比较,遇到刚刚翻开的牌与桌面上已翻开数字一样的牌就收到自己的一边。(4)所有的牌都出完后,手中扑克牌多的一方为胜。
游戏变化:可以增加扑克牌的花色种类和数量。
3.凑数(扑克游戏)
适合年龄:5岁以上
目的:复习10以内的数的分解组合
材料:两种花色从1到9的扑克牌,5—10的数字卡片
玩法:(1)洗牌,每人拿一半的牌在自己手上。(2)抽出一张数字卡片,确定本轮需要凑的数。(3)游戏者轮流出牌,当自己手中的牌与桌面上的牌凑成刚才的数,就可以拿到自己一方,没有能凑成的数就需要再出一张牌。(4)所有人手中的牌出完,凑成对多的为胜。
游戏变化:使用四种花色的扑克牌进行游戏,增加游戏难度。
(四)角色扮演游戏(过家家)
角色扮演游戏是指幼儿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情景、事物或听到的话,经过回忆、重整和幻想,在游戏中表现出来。这些游戏可以是一些简单、个别的假想动作,也可以发展成为复杂、有连贯性的活动。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最好幼儿作为发起者,而成人主要扮演支持和参与者的角色,这样更加容易贴近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水平。角色扮演游戏的主要主题有:家庭游戏(做饭、招待客人、照顾娃娃)、小医院、市场买卖游戏等,幼儿也会将一些看过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的内容加入角色扮演游戏。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促进游戏的丰富性。
1.与幼儿讨论主题相关的经验。这样可以帮助幼儿丰富扮演角色的行为和游戏情节。
2.与幼儿一起寻找和制作游戏材料。我们可以鼓励幼儿在家庭中选择一些材料来支持游戏的进行,如可以使用纸盒来做超市的收银台,将枕巾做披风等,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3.成为幼儿的游戏伙伴。角色扮演游戏通常需要游戏伙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充当孩子的游戏伙伴,与他一起进行游戏。注意在游戏中保持耐心,尽量让幼儿成为主导者,满足其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开展室内游戏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注意安全。室内场地有限,要特别注意将家具尽量放置在房屋边上,家具的边角要圆滑或经过处理,以免孩子在游戏中碰伤或划伤;游戏中多使用家居用品,使用的物品要卫生安全,避免使用装过洗涤剂、消毒剂的瓶子、塑料袋等有安全隐患的物品。在幼儿进行大肌肉群游戏时也尽量不要要求幼儿快速完成任务,避免幼儿身体失控,造成意外伤害。
(二)动静交替。根据孩子的身心发育特点,安排游戏要注意动静交替的原则。一般大肌肉群游戏运动量大,体力消耗较大,属于比较动的游戏;而精细动作游戏和智力游戏体力消耗小,但精神负荷较大,属于比较静的游戏;而角色扮演游戏则会因孩子扮演角色及情节的不同,有时很安静,有时动的成分多些。我们在安排幼儿游戏时要将体力消耗大的游戏和较为安静的游戏交替安排,保证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另外,在幼儿进餐前后和入睡前,要安排较安静的活动,避免幼儿过度兴奋。
(三)注意增加运动量。长期居于室内,场地有限,孩子的运动量会降低。所以,我们可以着重增加一些大肌肉群的游戏,帮助幼儿消耗旺盛的精力,以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
作者简介
葛东军,副教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幼儿游戏与指导》主持人,石家庄市高?!坝判憬萄Э蒲写葱峦哦印敝鞒秩?,石家庄市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石家庄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带头人,河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省级专家团队成员,供职于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现在新疆巴音郭勒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支教援疆,毕业于河北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主要专业领域为幼儿游戏、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等。主编《幼儿游戏设计与案例》、参编《新理念下的幼儿教育》、《幼儿教师岗位实训指导教程》等。

‖撰稿人∶葛东军
‖排版∶李新宇 申杰
‖责任编辑∶李新宇 申杰